1. 临时宪法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立的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 中国人民站立起来的标志:新中国成立
  4. 中国半半社会结束的标志:新中国成立
  5. 中国现代史开端:新中国成立
  6. 祖国大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西藏和平解放
  7. 抗美援朝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8. 捍卫新中国安全,大大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事件:抗美援朝战争
  9. 土地改革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0. 彻底摧毁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的标志:土地改革的完成
  11. 新中国土改特点:采取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12. 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事件: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13. 一五计划主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14. 使我国土地所有制从私有制变为公有制的事件是:三大改造的完成
  15.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16. 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7.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标志: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8.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有史以来第一部真正反应人民利益的宪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三个方面: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20.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赎买政策
  21.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2.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的标志:三大改造的完成
  23. 三大改造实质:生产资料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4. 三年经济困难是指1956-1961年为克服经济困难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25. 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曲折和失误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6.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的最严重的挫折是:文化大革命
  27. 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刘少奇
  28. 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29. 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30. 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31.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火热年代涌现的英雄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
  32. 中国共产党开辟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3. 新中国成立后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34.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5.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事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36.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的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7. 党和政府对农村实行的改革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8.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
  39. 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出的一条新道路是: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40. 城市经济体质改革的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41. 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的会议:中共十四大
  42. 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
  43. 1980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44. 对外开放的意义:引进外资技术、扩大对外影响、为改革开放探路
  45.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46. 对外开放的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47.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的事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8.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中共十二大
  49. 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会议是:中共十三大
  50. 1992年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是:邓小平南方谈话
  51.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5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邓小平理论
  53.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中共十五大
  54. 把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会议是:中共十六大
  55. 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中共十八大
  5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中共十九大
  5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的飞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8. 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实现的奋斗目标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59.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60. 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会议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61. 重点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的会议是: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
  62. 做出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部署的会议是:中共二十大
  63. 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确立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4. 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65. 20世纪末,我国实行的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的政策是:西部大开发
  66. 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67. 香港回归:1997.7.1
  68. 澳门回归:1999.12.20
  69. 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的标志是:香港、澳门的回归
  70. 改革开放后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71. 海峡两岸近四十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的事件: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72. 标志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的事件是: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
  73. 九二共识的内涵: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74. 全面阐述了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的文件是:《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
  75. 中共二十大进一步强调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76.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华东军区海军
  77. 2012.9我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
  78. 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导弹部队
  79. 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80. 我国的五大军种: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81. 五大战区:东部、南部、西部、中部战区
  82. 形成的新格局:形成中央军委指导下的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军种,军事航天不对、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通勤保障部队等兵种的新型兵种结构布局
  83.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84. 周恩来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86. 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的地点:印度尼西亚
  87. 万隆会议地位: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88. 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求同存异”方针
  89.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胜利的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回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90.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91.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的外交布局是: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92. 1989年成立的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合作机制,中国与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93. 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94. 为两弹的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代表有:钱学森、邓稼先
  95. 我国首位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96. 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袁隆平
  97. 领导科研团队发现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药学家是:屠呦呦
  98. 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
  99. 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00. 新中国成立后,使我国人民衣食住行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政策是: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