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蝉鸣夏
学校里的海棠花谢了两次了,老师每次都会带着我们出去拍照。花确实很美,但我每次都恐于留下不堪的回忆,拍照时都远远躲去了。一天又一天地盼着的暑假到来了。十几天像流水奔去。
总能见到一种人,每天因逝者如斯夫而悲鸣,在网上。慨叹时间太快,自己太空虚。每天抱着手机刷几个小时视频,看到比自己强的人,继续焦虑地刷视频。到了晚上,按照惯例把自己思维反刍的结果公布在群聊里。神奇的是,这种负能量满满的人,反而更有广阔的社交圈子。我的意思是,有很多喜欢安慰这种人的人。能量实在是高,保持自己的情绪不被影响(待研究)的同时,能去安慰别人。
我个人当然是对这种负能量者敬而远之的,但实在是好奇那些安慰者是如何保持冷静和感性和那种人沟通。
而有的人又不领这份人情,把别人投来的好心曲解成说教,真为那些安慰者愤怒。当然,他们不会愤怒,因为他们永远能保持冷静和感性。
去年的七月二十二日我在想些什么呢?
这个暑假格外寂静。蝉都跑去别的树上了,不愿意在我家门口浪费所生不多的生命。虽聒噪,但好歹也是盛夏元素,以前从来都没有对这个季节抱有那么大的关注。以后一定要移居南方,不为别的,起码在读书、画画时经常可以听到真真切切的雨声。耳机戴时间长了对耳朵也不好。
父亲之前买来的虫叫了几周就死了,期末考试的作文我还拿他来凑过字数,现在被扔到了哪个垃圾桶、尸体碎成了几段都不知道了。好像是因为断掉一条腿,就不吃不喝,活生生饿死的,至于那条腿是怎么断的,也和尸体的去向形态一样无从得知。
一次上课回来,在植被繁茂的小区,树上的蝉好像约定好了在某一时刻突然一起鸣叫,震耳欲聋。我好奇它们在哪,朝树上张望,什么也看不见,只闻蝉鸣震耳欲聋。
暑假确实寂静,不闻蝉鸣,也没有狗叫纷扰,关闭朋友圈和QQ空间确实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少了焦虑,多了清净,薄如蝉翼的交情在屏蔽对方的那一刻彻底被撕碎了。
开学又要回到聒噪的、持续高压的环境,多希望能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不用接触各种类人生物,安静自在地呼吸,初三的放学时间延后到八点半,但愿能活下来。我会怀念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借着阴雨天窗边映下来的蓝冷色调的光读书,听雨打在玻璃上的哒哒声的日子,和带着耳机,听着自己喜欢的歌,坐在公交车最后排,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欣赏风景的日子。
这种生活和早上六七点背着沉重的书包,拖着疲惫的身体匆匆出门,在拥挤嘈杂的人群中感受冲天的死气和体臭一对比,顿觉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