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豆的舞女》读后感
我读的这本《伊豆的舞女》是一页文库出品的川端康成短篇小说集,共选入十篇。依照顺序分别为:《伊豆的舞女》、《油》、《篝火》、《春景色》、《温泉旅馆》、《抒情歌》、《禽兽》、《母亲的初恋》、《朝云》、《「燕」号列车上的女孩》。还有作者自序和三岛由纪夫作的序。
《伊豆的舞女》这一篇的内容是一位高中生为排遣心中难以言喻的苦闷,来到伊豆旅行,遇到江湖艺人,并对其中的舞女产生了恋慕之情。采用川端康成擅长,也是风格的日常碎片拼接的手法,用一件件小事体现出「我」对舞女的爱恋,一直到最后离别的过程。
这篇故事从头到尾都流露着一股淡淡的阴郁和忧愁,而文章末尾写道的眼泪流尽后品尝到的「甘美的快乐」,我认为是文章的中心和精华,通过日常小事到离别,体现出日本文学中「物哀」的精髓,也就是对世间生命、感情无常的深度共情与审美升华。
由对舞女的感情和离别,引申出一系列复杂的情感体验。途中,薰子一句“您真是好人啊”的纯真评价,让他首次感受到被接纳的温暖,脱离出孤儿身份的长期忧郁,结尾的泪水冲刷了长期积累的沉重的阴霾,代之以甘美的轻盈。与熏子因阶级、年龄差异注定无果的恋慕之情,本应导向沉重的痛苦,却被升华为短暂而珍贵的体验,是物哀美学的核心体现。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我们尊重不同的观点,豆瓣上有些读者认为这个故事充满「男凝」,我表示不理解,拳师特有的观点吧。草木皆兵,一切都是父权社会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她们看《温泉旅馆》,不会又觉得物化女性吧?
其中《温泉旅馆》写当时社会底层女性奔波辗转的劳苦命运,《油》深入剖析「我」对丧失父母之爱情在油上的转移和投射,但这几个故事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朝云》,故事讲述了一个女子学校的学生对一位女性老师产生崇拜的唯美故事,说它是百合也不为过了。我在一个日语网站看到对这个故事有这样的评价,应该是出版商的标语之类的:
恋はあまりにも、幻影だった。
日本文学史上、最も純潔なる青春少女小説!!
大意是:爱恋太过于幻影了。日本文学史上,最纯洁的青春少女小说!!
恋这个字在日语中特指 恋爱之情、爱慕之心,尤其强调 情感萌动阶段的心动、憧憬或单相思,比中文“爱”更轻盈,带有青春期的纯粹性与虚幻感。这正是我喜欢这个故事的原因。作者把一颗懵懂的、纯粹的,对美好向往的心写活了,一个含蓄多思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而纯洁,就在于没有到肉体层面,对美好的向往和肉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节选两段可以感受一下:
当时她似乎也是打宿舍出来,我低头和她擦肩而过,因为她并不了解我的心事。其实我根本不用低着头,想看就看好了,尽管这么想着,但我到底没敢抬起头来。然而,她那穿着毛衣的可爱身姿使人感到她仿佛是个同我们年龄相差不大的姑娘,我因这一浙大的发现震惊不已,看来,自己内心的某些东西觉醒了,那就是所谓的青春吗?我也逐渐成为和她一样的“姑娘”了,我心中充满喜悦,一双眼睛贪婪地偷偷瞅着她,同时又看看自己,在她的诱惑下,我迅速成熟了。
尤其是最后一小段:贪婪、偷偷,这种色彩的词语在当前的语境下,能传达出一种热烈又真切的爱慕与向往,向往到什么程度呢?想「成为」爱慕的对象,这是对理想自我的精神投射,承载着自我认同的焦虑。
能从节选片段中感受到川端康成的语言特点:细腻、情感丰富,善于用各种细节和心里描写塑造人物的真实的性格。细腻到像主人公,一个少女站在读者面前,摊开自己的日记,把各种大事小事无一例外地仔细展示给读者,就差亲口朗读了。
而在毕业典礼上,菊井老师在逃避后又写下的「祝你幸福」,以及对幸福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解答更是耐人寻味,解读空间很大。
「我不认为幸福是各种各样的。」
真正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