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死亡计划
最近要把生活重心和精力再往学业上分配更多,打算逐步减少社交软件的使用。因此产生了些许对自己在社交软件的某些群组上是否需要存在的焦虑。所以有了这个想法:在网络上死亡。
……关于互联网、书籍、生活琐事以及那些一闪而过的念头
最近要把生活重心和精力再往学业上分配更多,打算逐步减少社交软件的使用。因此产生了些许对自己在社交软件的某些群组上是否需要存在的焦虑。所以有了这个想法:在网络上死亡。
……我见到了一个口齿不清又爱自言自语的人。
“我说过这个吗?”
“没说过啊?”
“哦哦对的对的哦不对不对哦对的对的。”
“我说过那个吗?”
“没说过啊?”
“这个不说了。”
……纠结了很长时间,这篇文章命名的事。我是典型的选择困难,出于文章内容组织的形式,就把他命名为杂记了。不过应该也没什么人看,我就~~(梦)~~想到什么写什么了
……本文作者:星が落ちる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除作者外的个人或组织的立场。
我的观点或许和强决定论很相似,我认为人类存在本质上是一种“预置框架”下的时间性展开,所谓自由意志与命运抗争,都是框架内既定的程序脚本
……六年前,曾短暂地拥有过一周的狗。只有一周。
那个时候爸妈都出去上班,只留我和我奶奶在家。奶奶不喜欢小动物,不喜欢任何活物,包括我爸爸。据说她年轻时,经常把我爸爸送到邻居家照看,单纯因为不喜欢。同样地,她也不喜欢花草。爷爷养的茉莉花,颜色洁白,屋内也花香飘逸,死了。被奶奶用热水浇死的。
……课上没能回答出某个问题,遂借势挖苦批评,其中几个句子记忆犹新:“你主意太正”、“成绩不上不下”、“回家不知道是研究问题了还是学习了”。
感谢恩师夸奖。我就是主意正。
……“在吗?”
据考证,“在吗”发起聊天的起源,是QQ刚盛行的年代,大家都没有手机,升级普遍需要在电脑上挂QQ。为了确认在线的是不是本人而使用的。
那么,现在还真的需要这句话吗?
……“厌蠢症”大概是迄今为止我听到的唯一一个能与近些年很火的一个心理测试——MBTI抗衡的。
前两年MBTI这东西刚出来时,很多人争着抢着去做测试,把自己标签上的四个字母如数家珍,甚至为了维持人设,去扮演人格,倒反天罡。但不能否认,这个测试确实能在与陌生人的聊天中快速找到话题切入点,以两大种类属性人格为根,横向延伸出许多话题,建立起临时的友谊。过两天,结果就是空间互赞,再不联系。
……博客文章加密码,意义何在?
写博客的意义是?
写博客的意义之一,不是放大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观点吗?
这就要牵扯到你写博客的目的。如果你说,你写博客是为了取悦自己,那为什么要把文章发出来?取悦自己是真的吗?还是对自己网站没有流量的自我安慰?不允许他人看见,那我只能认为您财力精力都很强盛,有财力购买服务器、主题;有精力维护服务器、网站。为什么不写在备忘录里呢?
……此隐居非彼隐居。残酷的是,人是社会性动物,脱离了社会根本没法生存。既然无法与现实的是是非非一刀两断,那就至少让自己在网络世界耳根清净点。
自从前几个月退坑音游后,基本就与游戏没了什么交际。周末空闲时间就听听歌,写写代码,画点画。五一假期也要开始认真练琴了。这么说来还颇有几分文气,琴棋书画几样都有沾点。远离音游圈子后,我的群也退得差不多,为数不多留下来的几个群都是最早进的,或者花了很大劲才进去的,虽然人还在群里,但是已经几乎和群友没什么共同话题了。那几个群里只有痴迷于段位的人们在争论某张图是g+还是d-,毫无意义。在视频平台曾经投稿的音游视频也都设置成了私密,之所以没有删掉有两点原因,一个是全删硬币大出血,另一个则是留个念想,好歹也陪伴了这么长时间,通过这类游戏交到了很多好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