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技术 中的文章

【数据结构与算法】栈

基本概念

栈(Stack)是一种后进先出(LIFO)原则的线性数据结构。核心操作包括:

  • 压栈(Push):将元素添加到栈顶
  • 出栈(Pop):移除并返回栈顶元素
  • 查看栈顶(Check)获取但移除栈顶元素
  • 判空(is_empty)检查栈是否为空

结构定义

使用动态数组实现栈,包含三个核心属性:

- 阅读剩余部分 -

【数据结构与算法】冒泡排序

核心思想

通过相邻元素的两两比较,将较大的元素逐步“冒泡”到数组末尾,每轮排序确定一个最大元素的最终位置。

代码实现

void bubble_sort(int arr[], int n) {
  // 最外层控制循环轮数 n-1轮
  for (int i = 0; i < n - 1; i++) {
    // 内层循环处理相邻元素比较和交换
    for(int j = 0; j < n-i-1; j++) {
      if (arr[j] > arr[j+1]) {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1];
        arr[j+1] = temp;
      }
    }
  }
}

// 调用
void print_array(int arr[], int size) {
  for (int i = 0; i < size; i++) {
    printf("%d,", arr[i]);
  }
  printf("\n");
}

int main() {
  int arr[] = {23, 232, 55, 2, 7, 0, 576, 342};
  int n = sizeof(arr) / sizeof(arr[0]);

  printf("排序前:");
  print_array(arr, n);
  bubble_sort(arr, n);

  printf("排序后");
  print_array(arr, n);
}

原理分析

外层循环的 i < n - 1

  • n个元素的数组最多需要n-1轮冒泡,如5元素数组需要4轮排序
  • 数学依据:每轮将一个最大值“沉底”,当完成n-1轮时,最后一个元素必然有序

示例验证:

- 阅读剩余部分 -

x86-64汇编学习笔记

机器指令和机器语言

机器指令,二进制数字,机器语言全局机器指令的集合,CPU通过执行一系列的机器指令完成计算工作。

汇编语言就是为了代替机器指令,使人类能够更加简单地编写程序而诞生的。汇编语言就是机器码的助记符。

- 阅读剩余部分 -

WSL Arch Linux ZSH输入中文输入法乱码解决方法

没有进行配置的情况下输入中文,一般会显示<0xffffffff>,这是由于没有安装字体造成的。

sudo pacman -S noto-fonts-cjk  # 安装中文字体
sudo vi /etc/locale.gen        # 取消注释 zh_CN.UTF-8
sudo locale-gen                # 生成语言环境
echo "export LANG=zh_CN.UTF-8" >> ~/.zshrc  # 设置默认中文环境
source ~/.zshrc

source后,再次尝试输入中文,无异常。

- 阅读剩余部分 -